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新闻 > 正文

校友沈尤“从太阳神鸟看天府文化的自然基因”

浏览人次:

文:管德艳 邓晶音 孟家璇 梁雨季  图:曾艳丹、胡媛媛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4月13日,我校98级中文系广电专业校友、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受邀回校讲座。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彭晓琳出席活动并讲话。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主持。

          

      彭晓琳代表学校欢迎沈尤校友回母校。她说大学时的沈尤校友在有限的条件下,突破性的获得“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为母校争得荣誉,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同时,她鼓励同学们充分用好学校提供的交流平台,把握学习的机遇,汲取知识和养分,筑牢理论基础。

            IMG_5058.JPG


      沈尤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进行剖析。以鸟形金饰片、青铜神树、太阳神鸟金箔等文物为例,他说到“鸟型器在三星堆、金沙出土的文物中均占到较大比例,而鸟型器的造型在写实基础上进行的加工。”他解释了古蜀人如此喜欢鸟的原因,鸟形器的寓意和用途。他提出优秀灿烂的天府文化与良好的自然生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天府文化源远流长、琳琅璀璨,是长期人地关系的结果,也离不开优秀良好的自然基因。

古蜀先民俯仰天地,文明火种洒落成都平原。他介绍了从距今4500年左右至秦并巴蜀,成都平原经历了从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考古文学发展脉络。“古蜀文明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正是当今天府文化开放包容的历史源头”沈尤校友面带微笑谈着。在谈及“天府文化”的“边缘性”和“边缘效应”时,他鼓励同学们去探究这份文化背后的自然基因,他提到成都平原文化发展的独特性正是由这份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的,尤其是文化背后优越的历史地理底蕴。

      谭平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天府文化形成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此沈尤校友的讲座选题意义重大。成都大学的学子要对天府文化有充分了解,彰显应用型城市大学的特色,激励同学们多涉猎课外知识、多了解名人名事,学会提问和思考。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黄靖雯同学分享道,“通过沈尤校友的讲解,我想去探索成都这一文化交汇、交融之地,跟身边的人主动分享文化感悟心得,让我对古蜀文明以及天府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社科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天府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据悉,天府文化研究院还将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和著名非遗传承人等做客“天府文化大讲堂”,多角度全视野解读天府文化。